华为竖排PDU 配电排国标插口5位 1.5米电源线
交流&240V/380V高压直流电源线缆
交流&240V/380V高压直流整机设备侧使用华为定制的HVDC连接器,交流&240V/380V高压直流线缆只能使用华为配发物料,无法从第三方渠道购买。
直连配电屏场景
交流&240V/380V高压直流电源线缆均使用04153056(HVDC 3直母--OT M8,长度25m),外观及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
图3-175 交流&240V/380V高压直流电源线(HVDC 3直母--OT M8)的外观
图3-176 交流&240V/380V高压直流电源线结构图(设备侧插头---用户配电屏侧插头)
端子与芯线对应关系:(PE)—黄绿;(+)—棕色;(-)—蓝色
直连配电屏场景连接关系
交流&240V/380V高压直流电源线缆的连接关系如下:
交流&240V高压直流电源线缆的选配和机房的供电插座直接相关,根据不同的插座型号可以将该线缆分为PDU电源线缆和插座式电源线缆两种。
PDU连接场景
C19 PDU电源线缆:统一的C19直母接口的PDU,需要配发HVDC直母-C20直公交流电源线缆,如图3-177所示。图3-177 PDU电源线缆和PDU插排
华为横装PDU电源线缆:HVDC接口的PDU,需要配发HVDC直母-HVDC直公电源线缆。图3-178 横装PDU电源线缆和PDU插排
插座式电源线缆:不同国家/地区匹配当地的插座。以中国地区举例,交流&240V高压直流电源线缆的插座是PI弯公,如图3-179所示。图3-179 中国插座式电源线缆和插排
380V高压直流时,需选配华为横装HVDC PDU,配发HVDC直母-HVDC直公电源线缆。
L为负极,N为正极。
图3-180 C19 PDU电源线缆结构示意图
图3-181 横装PDU电源线缆结构示意图
图3-182 中国插座式电源线缆结构示意图
PDU连接场景连接关系
交流&240V/380V高压直流电源线缆用于向负载传输交流&240V/380V高压直流电能,连接关系如下:
技术指标
PDU电源线缆技术指标
C19 PDU电源线缆的技术指标如表3-386所示,结构示意图如图3-180所示。
表3-386 C19 PDU电源线缆技术指标
部件编码 | 国家/地区 | 描述 | 连接器X1 | 连接器X2 | 线缆长度 |
---|
04151958 | 全球 | 电源电缆-2.5m-3*1.5mm^2-(HVDC 3直母)-(H05VV-F-1.5mm^2(3C)+14SJT(3C))-(C20直公)-PDU | C20直公 | HVDC 3直母 | 2.5m |
04152991 | 日本 | 电源电缆-2.5m-3*2.0mm^2-黑-(C20直公)-(HVCTF-2.0mm^2(3C))-(HVDC 3直母)-日本交流 250V15A | C20直公 | HVDC 3直母 | 2.5m |
横装PDU电源线缆的技术指标如表3-387所示,结构示意图如图3-181所示。
表3-387 横装PDU电源线缆技术指标
部件编码 | 国家/地区 | 描述 | 连接器X1 | 连接器X2 | 线缆长度 |
---|
04152989 | 中国 | 电源电缆-3m-3*1.5mm^2-黑色-(HVDC 3直公)-(227IEC57-1.5^2(3C))-(HVDC 3直母)-380V HVDC PDU电源线 | HVDC 3直公 | HVDC 3直母 | 3m |
04152990 | 美国 | 电源电缆-3m-3*14AWG-黑色-(HVDC 3直公)-(14SJT3(3C))-(HVDC 3直母)-380V HVDC电源线 | HVDC 3直公 | HVDC 3直母 | 3m |
04153057 | 欧洲 | 电源电缆-3m-3*1.5mm^2-黑色-(HVDC 3直公)-(H05V2V2-F-1.5mm^2(3C))-(HVDC 3直母)-380V HVDC PDU电源线 | HVDC 3直公 | HVDC 3直母 | 3m |
PDB电源线缆技术指标
PDB电源线缆结构的技术指标如表3-388所示。
表3-388 PDB电源线缆技术指标
部件编码 | 国家/地区 | 描述 | 连接器X1 | 连接器X2 | 线缆长度 |
---|
04153098 | 全球 | 电源电缆-2.5m-3*1.5mm^2-黑色-(HVDC 3直母)-(227IEC57-1.5^2(3C))-(3*冷压1.5^2红) | HVDC 3直母 | 3*冷压1.5^2红 | 2.5m |
插座式电源线缆技术指标
不同国家或地区请选配当地的插座式电源线缆,如表3-389所示。以中国为例,插座式电源线缆结构如图3-182所示。
表3-389 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插座式电源线缆技术指标
部件编码 | 国家/地区 | 描述 | 连接器X1 | 连接器X2 | 线缆长度 |
---|
04152719 | 美国 | 电源电缆-2.5m-(HVDC 3直母)-(12SJT(3C))-(NEMA5-20P弯公)-美式交流125V20A | NEMA5-20P弯公 | HVDC 3直母 | 2.5m |
04152721 | 德国 | 电源电缆-2.5m-(HVDC 3直母)-(H05VVF-1.5^2(3C))-(PF弯公)-欧洲交流250V16A | PF弯公 | HVDC 3直母 | 2.5m |
04152722 | 日本 | 电源电缆-2.5m-(HVDC 3直母)-(HVCTF-3.5mm^2(3C))-(NEMA5-20P弯公)-日本交流125V20A | NEMA5-20P弯公 | HVDC 3直母 | 2.5m |
04152723 | 澳大利亚/新西兰 | 电源电缆-2.5m-(HVDC 3直母)-(H05VV-F 2.5mm^2(3C))-(PI直公)-澳大利亚交流250V16A | PI直公 | HVDC 3直母 | 2.5m |
04152724 | 印度 | 电源电缆-2.5m-(HVDC 3直母)-(IS 694-1.5mm^2(3C))-(PM-III弯公)-印度交流250V16A | PM-III弯公 | HVDC 3直母 | 2.5m |
04152725 | 瑞士 | 电源电缆-2.5m-(HVDC 3直母)-(H05VV-F-1.5mm^2(3C))-(PJ-II直公)-瑞士交流250V16A | PJ-II直公 | HVDC 3直母 | 2.5m |
04152726 | 南非 | 电源电缆-2.5m-(HVDC 3直母)-(H05VV-F-1.5mm^2(3C))-(PM弯公)-南非交流250V16A | PM弯公 | HVDC 3直母 | 2.5m |
04152727 | 中国台湾 | 电源电缆-2.5m-(HVDC 3直母)-(VCTF3*2.0mm2(3C))-(PB直公)-台湾交流125V15A | PB直公 | HVDC 3直母 | 2.5m |
04152731 | 巴西 | 电源电缆-2.5m-(HVDC 3直母)-(H05VVF-1.5^2(3C))-(PN-I直公)-巴西交流250V16A | PN-I直公 | HVDC 3直母 | 2.5m |
04151963 | 中国 | 电源电缆-2.5m-3*1.5mm^2-(HVDC 3直母)-(227IEC53-1.5^2(3C))-(PI弯公) | PI弯公 | HVDC 3直母 | 2.5m |
接地线缆
简介
接地线缆用来保证机箱与机柜之间的等电势。机箱上的接地点位于机箱背面,靠右侧,有黄色的接地标签。
外观结构
接地线缆外观如图3-183所示。
图3-183 接地线缆外观
接地线缆结构如图3-184所示。
图3-184 接地线缆结构
连接关系
接地线缆用于设备的接地,对设备起到防雷、防干扰作用,连接关系如下:
OT裸压端子一端X1连接机箱的接地点。
OT裸压端子另一端X2连接到机柜的接地排。
技术指标
表3-390 接地线缆技术指标
部件编码 | 描述 | X1 | X2 | 线缆长度 |
---|
04152748 | 电源电缆-0.85m-(OT2-16-8)-(H07Z-K-16^2黄绿)-(OT16-6) | 14170120:OT2-16-8 | 14170020:OT16-6 | 0.85m |
04152748-001 | 电源电缆-4m-(OT2-16-8)-(H07Z-K-16^2黄绿)-(OT16-6) | 14170120:OT2-16-8 | 14170020:OT16-6 | 4m |
Console调测线缆
外观结构
Console调测线缆外观如图3-185所示。
图3-185 Console调测线缆外观图
Console调测线缆结构如图3-186所示。
图3-186 Console调测线缆结构图
针脚定义
Console调测线缆的针脚对应关系如表3-391所示。
表3-391 Console调测线缆连接器的针脚对应关系
连接器 | X1(DB9) | X2(RJ45) |
---|
连接器的插针对应关系 | 2 | 3 |
3 | 6 |
5 | 5 |
连接关系
Console调测线缆用于连接设备的Console口和控制台的串口,用于调试设备或本地维护设备。具体使用屏蔽还是非屏蔽需要视地区具体情况而定。
Console调测线缆的连接关系如下:
网线
线缆分类
网线分为直通网线(Straight through cable)和交叉网线(Crossover cable)两种:
外观结构
网线的外观如图3-187和图3-188所示。
图3-187 网线外观图(1)
图3-188 网线外观图(2)
网线的结构如图3-189所示。
图3-189 网线结构图
针脚定义
直通网线的接线关系如表3-392所示。
表3-392 直通网线接线关系表
X1的插针 | 芯线颜色 | X2的插针 |
---|
1 | 白橙双色 | 1 |
2 | 橙色 | 2 |
3 | 白绿双色 | 3 |
4 | 蓝色 | 4 |
5 | 白蓝双色 | 5 |
6 | 绿色 | 6 |
7 | 白棕双色 | 7 |
8 | 棕色 | 8 |
交叉网线的接线关系如表3-393所示。
表3-393 交叉网线接线关系表
X1的插针 | 芯线颜色 | X2的插针 |
---|
1 | 白橙双色 | 3 |
2 | 橙色 | 6 |
3 | 白绿双色 | 1 |
4 | 蓝色 | 4 |
5 | 白蓝双色 | 5 |
6 | 绿色 | 2 |
7 | 白棕双色 | 7 |
8 | 棕色 | 8 |
为达到最好的电气传输特性,必须确保连接插针1与插针2、插针3与插针6的两对芯线都是双绞线。
连接关系
网线用来实现设备的级联、实现设备与网络之间的通讯或实现设备的本地维护和远程管理。
10GBASE-T以太网电接口布线支持的网线
10GBASE-T以太网电接口布线支持的线缆如表3-394所示。
表3-394 10GBASE-T以太网电接口布线支持的线缆
项目 | Category 7 STP | Category 6A STP | Category 6A F/UTP | Category 6A U/UTP | Category 6 STP | Category 6 UTP |
---|
线缆描述 | 7类屏蔽双绞线(shielded twisted pair,STP) | 6A类屏蔽双绞线 | 6A类总屏蔽层为铝箔屏蔽,没有线对屏蔽层的屏蔽网线 | 不支持 | 不支持 | 不支持 |
类型 | Class F | Class Ea | Class Ea |
最大传输距离 | 100m | 100m | 100m |
布线系统带宽 | 600MHz 说明:这类线缆可以满足10GBASE-T标准的要求。 | 500MHz 说明:这类线缆可以满足10GBASE-T标准的要求。 |
表3-395 网线绑扎间距
网线束直径(mm) | 绑扎间距(mm) |
---|
<10 | 150 |
10~30 | 200 |
>30 | 300 |
图3-190 线缆捆扎方法示意图
USB转串口线
介绍USB转串口线的结构和技术参数。
简介
USB转串口线一端为接客户端的USB接口,另一端为接设备的两个RJ45水晶头,一个标准串口和一个非标串口。两个串口线序不同,具体请参见表3-396。
外观结构
图3-191 USB转串口线结构图
接线表
表3-396 USB转串口线接线表
线缆 | 关系 | 缆芯颜色 | 线缆说明 | 连接器起始针脚 | 转换器 | 连接器结束针脚 | 线缆说明 | 缆芯颜色 | 关系 | 线缆 |
---|
| 对绞 | 白色 | +5V DC | X1.1 | USB to RS232 转换器 | X2.6 | RS232_RX | 蓝色 | 对绞 | 线缆序号:W1 线缆标签:Label 1 (RS232)
|
蓝色 | Data- | X1.2 | X2.3 | RS232_TX | 白色 |
对绞 | 橘黄色 | Data+ | X1.3 | X2.5 | GND | 橘黄色 | - |
白色 | GND | X1.4 | X3.5 | RS232_RX | 蓝色 | 对绞 | |
- | - | - | - | - | X3.8 | RS232_TX | 白色 |
- | - | - | - | - | X3.4 | GND | 橘黄色 | - |
技术参数
表3-397 USB转串口线技术指标
部件编码 | 型号 | 描述 | 连接器X1 | 连接器X2 | 线缆长度 | 芯数 | 阻燃等级 |
---|
04071851 | - | 信号电缆-USB转网口串口线-1.5m-(USB-A公)-(CC2P0.48黑(S))-(2*网口8位-Ⅱ) | USB-A公 | 网口8位-Ⅱ | 1.5m | - | - |
光跳线
简介
光跳线由一根或数根一定长度的光纤和光连接器构成,光跳线用来做从设备到光纤布线链路的跳接线,一般用于连接光端机和终端盒。
光跳线的选择方法:
根据现场勘测的走线线路长度确定光跳线的长度。
根据设备使用的光模块的类型确定光跳线的光纤类型。
多模的光模块需要采用多模光跳线。
单模的模块需要采用单模光跳线。
根据设备上接口类型来确定光跳线的接头类型。
光跳线与对端设备连接时,需保证光跳线的两端的光连接器类型分别与其对应设备侧的接口类型一致。
外观结构
LC单模光纤的外观如图3-192所示。
图3-192 LC单模光纤外观
LC多模光纤的外观如图3-193所示。
图3-193 LC多模光纤外观
MPO-MPO单模光纤的外观如图3-194所示。
图3-194 MPO-MPO单模光纤外观
8芯或12芯MPO-MPO多模光纤的外观如图3-195所示。
图3-195 8芯或12芯MPO-MPO多模光纤外观
16芯MPO-MPO多模光纤的外观如图3-196所示。
图3-196 16芯MPO-MPO多模光纤外观
MPO-4*DLC光纤的外观如图3-197所示。
图3-197 MPO-4*DLC光纤外观
针脚定义
8芯MPO-MPO光纤的针脚对应关系图3-198 8芯MPO-MPO光纤结构
表3-398 8芯MPO-MPO光纤针脚对应关系
X1的针脚 | X2的针脚 |
---|
1 | 12 |
2 | 11 |
3 | 10 |
4 | 9 |
9 | 4 |
10 | 3 |
11 | 2 |
12 | 1 |
12芯MPO-MPO光纤的针脚对应关系图3-199 12芯MPO-MPO光纤结构图
表3-399 12芯MPO-MPO光纤针脚对应关系
X1的针脚 | X2的针脚 |
---|
1 | 12 |
2 | 11 |
3 | 10 |
4 | 9 |
5 | 8 |
6 | 7 |
7 | 6 |
8 | 5 |
9 | 4 |
10 | 3 |
11 | 2 |
12 | 1 |
16芯MPO-MPO光纤的针脚对应关系图3-200 16芯MPO-MPO光纤结构图
表3-400 16芯MPO-MPO光纤针脚对应关系
X1的针脚 | X2的针脚 |
---|
1 | 16 |
2 | 15 |
3 | 14 |
4 | 13 |
5 | 12 |
6 | 11 |
7 | 10 |
8 | 9 |
9 | 8 |
10 | 7 |
11 | 6 |
12 | 5 |
13 | 4 |
14 | 3 |
15 | 2 |
16 | 1 |
MPO-4*DLC光纤的针脚对应关系图3-201 MPO-4*DLC光纤结构
表3-401 MPO-4*DLC光纤针脚对应关系
X1的针脚 | X2的针脚 |
---|
1 | 1B |
2 | 2B |
3 | 3B |
4 | 4B |
9 | 4A |
10 | 3A |
11 | 2A |
12 | 1A |
光纤类型、光连接器、光纤配线架
光纤类型
光纤一般分为单模光纤、多模光纤两类:
单模光纤:纤芯直径很小,一般为5~10微米,在给定的工作波长中只能以单一模式传输。其传输频带宽,传输容量大,适用于长距传输,一般为黄色光纤,如图3-192所示。
多模光纤:纤芯直径为50微米或者62.5微米,在给定的工作波长中,以多个模式同时传输,有模式色散缺陷。其传输性能比单模光纤差,容量较小,适用于短距传输。
ISO/IEC 11801所颁布的新的多模光纤标准等级中,将多模光纤分为OM1、OM2、OM3和OM4四种类别:
OM1光纤是指传统的62.5/125μm多模光纤,OM1光纤的芯径和数值孔径较大,具有较强的集光能力和抗弯曲特性。
OM2光纤是指传统的50/125μm多模光纤,OM2光纤数值孔径和芯径较小,带宽比OM1光纤大,OM2光纤相比OM1光纤有效地降低了多模光纤的模色散,使得带宽得到了显著的增加。对于850nm波长千兆以太网,通常OM1光纤能支持的链路长度为220m,OM2光纤能支持的链路长度为550m。两种光纤在300m的长度内都能提供足够的带宽。OM1和OM2光纤一般为橙色光纤,如图3-193所示。
OM3光纤是新一代多模光纤,相比OM1和OM2光纤可支持更长的传输距离。
OM4光纤是一种激光优化型纤芯为50μm的多模光纤,目前标准确定的指标实际是一种OM3光纤的升级版。目前的OM4标准与OM3光纤相比,只是在光纤模式带宽指标做了提升。OM4具有较高的模式带宽(4700MHz*km),而OM3光纤为2000MHz*km。OM3和OM4光纤外观通常都为浅绿色,如图3-195所示,可通过光纤上的标签或印字来区分。
40G、100G光模块使用MPO接口类型光纤,内部布有多条多模光纤纤芯,每条多模光纤纤芯为1路激光提供传输通道。市场上部分光纤厂家填埋8根光纤纤芯,也有厂家填埋12根或24根光纤纤芯。400G光模块支持QSFP-DD封装,使用MPO接口类型光纤,其中MPO有两种类型,一种使用8芯和12芯光纤,另一种使用16芯光纤。
光连接器
光连接器用于同种类的光线对接,常见的光连接器如表3-402所示。
表3-402 常见的光连接器
接头类型 | 光连接器 |
---|
方形接头 | SC/PC型光口连接器 | LC/PC型光口连接器 | MTRJ/PC型光口连接器 | MPO型光口连接器 |
圆形接头 | FC/PC型光口连接器 | ST/PC型光口连接器 | - | - |
LC/PC光连接器的外形如图3-202所示。
图3-202 LC/PC光连接器
LC/PC光连接器的插拔只需要轴向操作,不用旋转。插拔操作及注意事项:
光纤陶瓷插芯端面
根据回波损耗的不同,光纤陶瓷插芯端面主要有PC,UPC和APC几类,如图3-203所示。
图3-203 光纤陶瓷插芯端面研磨类型
表3-403 光纤陶瓷插芯端面研磨类型
光纤陶瓷插芯端面研磨类型 | 回波损耗 | 特征 | 应用场景 |
---|
PC | -35dB | 平面 | 对回波损耗要求不高的场景 |
UPC | -50dB | 微球面 | 对回波损耗要求高的场景 |
APC | -60dB | 8度角 |
不同陶瓷插芯端面的光纤原则上不能直接通过光连接器混接。一般情况下,PC和UPC的混接不会对光连接器形成永久性的物理损伤,但是由于APC和PC的结构完全不同,所以APC和PC的混接会损坏光连接器端面。如果想要连接APC和PC,可以通过PC到APC转换的光纤跳线来实现,但是这样会影响传输性能。
不同类型的连接器对光纤陶瓷插芯端面的要求如图3-204所示。
图3-204 光纤陶瓷插芯端面示意图
表3-404 光纤陶瓷插芯端面的要求
类型 | 区域名称 | 直径 | 缺陷 | 划痕 |
---|
单模连接器 | A. 中心区 | 0-25 μm | 无 | 无 |
B. 包裹区 | 25-120 μm | <2 μm,无限 2-5 μm,5个 >5 μm,0个 | ≤3 μm,无限 >3 μm, 0个 |
C. 胶粘/环氧树脂区 | 120-130 μm | 无限 | 无限 |
D. 接触/陶瓷插针区 | 130-250 μm | ≥10 μm,0个 | 无限 |
多模连接器 | A. 中心区 | 0-65 μm | ≤5 μm,4个 >5 μm, 0个 | ≤5 μm,无限 >5 μm, 0个 |
B. 包裹区 | 65-120 μm | <2 μm,无限 2-5 μm,5个 >5 μm,0个 | ≤5 μm,无限 >5 μm, 0个 |
C. 胶粘/环氧树脂区 | 120-130 μm | 无限 | 无限 |
D. 接触/陶瓷插针区 | 130-250 μm | ≥10 μm,0个 | 无限 |